新闻资讯
把握最新资讯 关注行业新动向
发布者:华体会平台怎么样 时间:2025-03-30 10:24:35
民间流传一种说法,就是在60年代,我们大庆油田是保密的,当时《中国画报》刊登了“铁人”王进喜的照片,因为照片中有一些设备和其他特征,导致日本的商业间谍计算出大庆油田的具置、深度、油井直径、储量和产量等关键信息,然后在对外招标中一击而中。这是得有多愚昧才能轻信这样的谣言?
1959年9月26日,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为标志,勘探发现了大庆油田。1960年的春天,大庆油田开始开发,但考虑到国内外多种复杂形势,大庆油田实行严格的保密措施。一个油田为啥要保密呢?是为避免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当时内部人统一称其为松辽油田,并杜绝任何新闻报道。油田旁边安达县城成为大庆油田会战指挥部,对外的名称是“农垦”总场。
为了严格保密,油田周边的居民进行了清理调查工作,有150多户人家撤离了勘探开发区。一直到了1963年,大庆油田在保密下完成了勘探,得知有800平方公里的含油面积,拥有22.5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这样使大庆油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油田。此后每年增产300万吨,就这样连续高产了27年,去年的天然气产量还突破了60亿立方米。大庆油田一直在为祖国做着巨大的贡献。
60年代时,没多少人知道大庆油田,因为保密性很高。当时的采用的政企一体的模式,那时的卫星技术不发达,为了掩盖真实的位置,就把机关标注为“安达市”,造成了国内外都不知道大庆油田的具体坐标。
1964年初,主席聆听了石油工业部的报告,很是开心并呼吁全国都要学习大庆油田的艰苦奋斗精神。随后《人民日报》刊登了《大庆精神大庆人》的通讯报道,这也是国内头一回向外界报道大庆油田的消息,顿时引起了国际舆论的轰动,尤其是日本很关注,因为他们在“9·18事变”之后,就成立了“满铁调查部”专门用来寻找东北地区的石油,但探矿队长时间的寻找后依然无果,认为东北地区是没有石油的。
从这里开始就开始有一些变味了,一些媒体会写到:日本看到1964年《中国画报》封面的一张照片,“铁人”王进喜握着钻机手柄眺望远方,身后有高高的井架。日本情报专家开始解密,先根据王进喜的衣着判断,大庆油田位于齐齐哈尔与哈尔滨之间;并通过照片中王进喜所握手柄的姿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从王进喜所站的钻井与背后油田间的距离和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大致储量和产量。当中国政府向世界各国征求开采大庆油田的设计的具体方案时,日本人一举中标。这样写看似合理但是禁不住推敲,关键是还有很多人相信了。
1:1964年《中国画报》真的用王进喜的照片作为封面了吗?《人民画报》在1951年1月创办了英文版,就叫《中国画报》,区别就是前者中文版,后者是英文版,除了语言不同两者的内容是一致的。《人民画报》属于月刊,一年发行12次,但是整个1964年的12期都未曾发现用王进喜作为封面,就算是1960-1966年的《人民画报》封面也只有一张王进喜在幼儿园时和孩子的合影照,所以谣言止于智者,光这一条就否定了很多歪理。
2:就算真的刊登了“铁人”的照片真的能发现很多秘密吗?日本的间谍看到王进喜的棉衣,就判断出了是零下40°左右的气温,位置在北纬46°至48°的齐齐哈尔到哈尔滨之间的某地。如果照片上没有经纬度,根本就不会因为一套棉衣就能判断出具置,这样的棉衣在整个北方的冬天到处都是,怎么样来判断是在北纬46°-48°之间的呢?因为这样的低温在内蒙古、青海、西藏多地都能够达到的,所以判断的非常武断。
3:日本人从王进喜所在的井架密度,推断出油田的储量和产量,这还真有人信吗?从一张照片中很难获取到足够的信息来判断油田的详细情况。照片中的背景通常不会提供详细的地质或工程信息,尤其是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更难以从中得出准确的油田储量和产量信息。即使是在现代,要准确估计一个油田的储量和产量也需要大量的地质勘探数据、地球物理数据如地震勘探、钻井数据及试油测试等。单凭一张照片无法替代这些复杂的勘探和技术分析工作。
4:日本真的在招投标中一举夺标了吗?其实没有的,中国与日本在石油勘探上的合作是在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的1973年才开始的。1979年日本开始向我国提供贷款,以机械设备的形式提供给我国的华北油田、胜利油田的开采。而谣言中的大庆油田根本不在1979年的名单中。大庆油田从发现一直到70年代初,中日还没建交,所以不可能给大庆油田出口石油设备,而是到了1984年,大庆油田才用到了日本的采油机械。
日本情报人员确实可能通过公开资料对中国的大庆油田进行了某些特定的程度的情报收集,但这与通过单一照片就能获得详尽油田信息的说法相去甚远。日本情报机构可能利用了多种来源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报纸报道、杂志文章和其他公开发布的图片,结合已有的地理知识和历史勘探数据来进行推测。
石业的专业相关知识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很高,仅凭几张照片和简单的观察不可能准确判断油田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例如,油井直径主要根据钻头大小,而这一些细节是不可能通过照片上的手柄姿态来确定的。比如有张照片是王进喜手握刹把工作的场景,刹把是用于提拉钻具的工具,通过“所握手柄的姿式,推断出油井的直径”真的是是无稽之谈。
所以,所谓的“照片泄密”事件并不成立,更多是一种夸张或者误解的结果。真实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依赖于系统的科学研究和详尽的数据分析,而不是靠几张照片就能处理问题。散布“铁人”照片泄密照片的言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