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贝博app体育客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金融需求更待关注
来源:贝博app体育客服 发布时间:2025-10-11 03:09:01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阐明了“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成就。韩俊表示,我国粮食产量迈上了新的台阶,2024年全国的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我国现在人均粮食占有量已达到了500公斤,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国家粮食安全有充分保障。从主体维度看,我国已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过200万家,家庭农场超过400万个;全国现在有110多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去年服务面积超过22.9亿亩次,有力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9月23日,主题为“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启动,农业发展的良好态势得到进一步展现。
值得关注的是,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较好地发展,得益于近些年持续的政策加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小农经济向着集约化、规模化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转换是建设农业强国的一条必经之路。换言之,受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体系调整以及城镇化推进等因素的影响,农民,包括农户家庭参与农业的方式和角色定位、农业经营整体的结构及其特征、诉求等正在发生着变化。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市场需求的变化,也在致力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从单一种植养殖,到延伸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从追求规模效益,到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自身品牌;从产业链的补强,到更加专注市场需求,因市场需求而敏捷调整,获得更稳定收益回报。
上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变化决定了其对资金需求的变化这就要求金融机构基于这些变化,调整信贷策略,更贴近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转型需求。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市场的敏感度明显提高,市场对某类产品的需求变化会直接影响其经营决策。例如,当前一些大品牌商投入较大资金生产茶饮品,其需要大量的茶叶原物料及如栀子花等配料,这些订单量大,需求较为稳定,部分与此有关的经营主体为了稳定获取这样的订单,需要投入较多资金流转更多土地、购买加工设施,增加必要的环保和质检设备等,这些资金就需要金融机构依据其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做出判断,配合其发展需要,做好信贷额度和期限的匹配,助力其发展。
农业生产规模化受到多种因素的约束,包括资源禀赋、市场需求和资金投入产出比等,尤其是当前,花了钱的人农产品健康、安全方面的需要越来越迫切,改善农业生产物理环境的需求也慢慢变得明确。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一些已达到一定生产规模的经营主体,在土壤改良、精细化种植养殖、农产品等级提升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突出。同时,此类需求对资金量的要求也很大,这对于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农业经营主体获得有效资金支持,就成为了一种“障碍”。为此,金融机构应根据经营主体的真实的情况,尤其是其在环保设备投入、降低农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等方面需要,借助绿色信贷准入指标,抑或是自行设置一些有利于上述主体获得适合额度和期限贷款的准入条件,实际做到“量身定制”金融服务。
据农业农村部调查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我国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种地农民(以种植、养殖为主业的农村户籍人口)呈现深度老龄化特征,平均岁数约57-58.6岁,部分省份如江苏达58.6岁(2023年农业农村部调研),河南、湖北等地60岁以上务农者占比超40%,形成“6038部队”(老人、妇女为主)的结构性困局。这一数据折射出农业劳动力的代际断层。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年龄普遍在增长,农村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还在地里从事生产。基于上述“老人农业”的现象,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进一步培育势在必行,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向应更多向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促进其联农带农作用发挥,尤其是针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运用智慧农业技术、带动农村人口就业、新型农业机具购买租赁、绿色有机生产投入等方面,给予充分的金融支持,逐步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市场竞争力,令其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