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博app体育客服

贝博app体育客服:实用!教你怎么样分辨假劣化肥!戳→

来源:贝博app体育客服    发布时间:2025-09-12 03:24:15

贝博app体育注册:

  如果没有注明上述标志或标志不完整的,可认定为“不是正规产品”或“假冒伪劣产品”。

  通常,肥料袋上的N、P₂O₅、K₂O分别表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其下对应的数字则表示它在化肥中的百分含量。

  国家规定化肥复合肥中总养分符号是氮N+磷 P₂O₅+钾K₂O的总和。绝不容许将氮、磷、钾元素以外的其它元素记入总养分。

  二元肥料应在不含单养分的位置标以“0”,如氮、钾复混肥料15-0-10。

  在市场上不乏会看到一些产品把微量元素、中量元素混淆加入到总养分含量中。如含有机质、中微量元素的肥料,标识为N+P₂O₅+K₂O+有机质≥55%,N+P₂O₅+K₂O+中微量元素≥48%等,此类标识均不符合国家标准。

  如下图,最右侧在本该标注钾(K₂O)含量的地方标注了钙(Ca),其实就是二元复合肥,总养分只有30。未依照国家要求标注即为假冒伪劣产品。

  注意:在旧版《要求》中,由于当时肥料包装标识混乱,加之国内那时还没有完整统一的中量、微量元素检测验证的方法的国家标准,要求化肥中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不在包装容器和质量证明书上标明(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规定的除外)。

  最新的《要求》中对微量元素标识做出了修改,若加入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可标明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以元素单质的质量分数计),应按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两种类型分别标明各单养分含量及各自相应的总含量,不得将中量元素、微量元素含量与主要养分相加。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0.02%或(和)中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低于2.0%的不得标明(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另行规定的除外)。复合肥中应分别单独标明各中量元素养分含量及标明的中量元素养分含量之和。含量小于4.0%的单一中量元素不得标明。

  不少商家还会伪造一些所谓的新概念来欺骗农民朋友,比如眼下市面上有一款卖得比较火的假化肥“三铵”。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是老百姓都比较认可的好化肥,一些“忽悠团”就鼓吹三铵是比一铵和二铵还要好的肥料。实际上,在肥料行业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一个东西,磷酸三铵极不稳定,在空气里就会脱去氨气生成磷酸一铵。三铵主要在工业上用作木材的防火剂。

  如下图,有些不法分子利用磷酸三铵的伪概念将商品取名为三铵,以此诱导农民购买商品。

  经常有一些不法厂家在肥料袋子上标“**作物专用”“全元素”“智能”“多功能”,更有甚者加上“纳米技术”等,将一款普通肥料吹成了包治百病、无所不能的神奇肥料,价格还不低。

  肥料名称(包括商品名称)中不应带有不实、夸大性质的词语及谐音,包括但不限于:高效、特效、全元、多元、高产、双效、多效、增长、促长、高肥力、霸、王、神、灵、宝、圣、活性、活力、强力、激活、抗逆、抗害、高能、多能、全营养、保绿、保花、保果等。与肥料名称标注在同一行的内容(包括文字和图案)也应符合本条要求。

  如下图包装上名字中含有“高效”一词夸大宣传不符合规范,总养分标识也没有依照国家标准标注氮、磷、钾的含量,而是标注了氮含量和其他两种微量元素混入其中,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对包装袋封口粗糙或有明显拆封痕迹的肥料包装,要格外的注意,此现状有可能掺混假冒伪劣肥料冒充正规肥料产品蒙骗农民。此外,打开包装应有合格证。

  钾肥多为结晶体;磷肥多为块状或粉末状的非结晶体,如钙镁磷肥为粉末状,过磷酸钙则多为多孔、块状;优质复合肥粒度和比重较均一、表面十分光滑、不易吸湿和结块。而假劣肥料恰恰相反,肥料颗粒大小不均、粗糙、湿度大、易结块。

  不同肥料有其特有的颜色,氮肥除石灰氮外几乎全为白色,有些略带黄褐色或浅蓝色(添加其他成分的除外);钾肥白色或略带红色,如磷酸二氢钾呈白色;磷肥多为暗灰色,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是灰色,磷酸二铵为褐色等。

  将肥料放在手心,用力握住或按压转动,根据手感来判断肥料。利用这种方法,辨别磷酸二铵较为有效,抓一把肥料用力握几次,有“油湿”感的即为正品;而干燥如初的则很可能是用倒装复合肥冒充的。此外,用粉煤灰冒充的磷肥,也能够最终靠“手感”,进行简易判断。

  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而假冒伪劣肥料则气味不明显。

  如果外表观察不易认别化肥品种,也可根据在水中溶解状况加以区别。将肥料颗粒撒于潮湿地面或用少量水湿润,过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肥料的溶解情况做判断。如硝铵、二铵、硫酸钾、氯化钾等可以完全溶解(化),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硝酸铵钙等部分溶解;复合肥颗粒会发散、溶解或有少许残留物,而假劣肥料溶解性很差或根本不溶解(除磷肥)。

  另外,有些化肥含量偏低,如劣质过磷酸钙,有效磷含量低于8%(最低标准应达12%),这些化肥属劣质化肥,肥效不大,购买时如发现可疑现象应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鉴别或检测化验以后再购买为宜,切莫上当受骗。

  如发现自己确实买到了假化肥,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你们可以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或者登录全国12315网络站点平台举报,此平台可利用互联网、手机APP及微信等多种途径24小时便捷地进行投诉举报。

  发票和收据、签字或者是盖章,购买时间、地点、化肥名称。留意在发票上记载的产品的名字,批次批号是否和所购买的产品一致。